從 20 戶到 120 戶,營運效率翻倍的祕密武器

 2025/09/07

 屋我也

從 20 戶起步的新創公司,隨著規模成長諸多行政繁瑣作業讓團隊不堪負荷,經常性加班卻仍會發生錯漏,甚至一度不敢承接更多委託。 導入屋我也後營運效率翻倍,突破 120 戶,成功跨越規模化的成長門檻。這段故事展現了新創代管公司如何藉由數位化,突破人力限制,從「苦撐」走向「高效率成長」。

突破百戶不是夢:新創代管的營運加速器

在新北市板橋的大馬路上,有一間年輕卻活力十足的包租代管公司。創辦人許先生 2023年自行創業,成立代管品牌,當時他只有兩名員工和不到 30 間房源。那時候的他,每天的工作就是在 Excel 表格和電話、LINE 群組之間奔波:對帳、追租、報修、寄送月結單……一個月重複同樣的瑣事。 「最痛苦的就是月底。」許先生笑著回想,「房客繳租金的時間不一樣,我每天都在確認到底誰付了、誰沒付。房東也會急著問:『這個月的租金什麼時候匯?』有時候少打一個數字,就要花幾天解釋。」 這樣的低效率,讓他一度懷疑公司能不能成長。

成長的瓶頸:時間不夠、人手不足
隨著業界對代管服務的需求提升,許先生陸續接到新的屋主委託。從 20 戶到 60 戶,看似業務翻倍,但背後的行政壓力也同步暴增。 每天花三小時追帳,五小時整理報表,處理房東房客的電話又是另一個無底洞。當時他和團隊甚至開玩笑:「我們不是代管公司,是金融公司。」因為有八成時間都在處理金流和帳務。 「我知道要規模化經營,但問題是,我不可能無限制增加人手。」許先生坦言。增加員工代表成本上升,而房東對代管費用又極為敏感。如果再不改變,公司就會卡死在 60 戶上下。

遇見屋我也:從人工到自動化
2024 年,許先生透過同行介紹,第一次聽到屋我也租賃管理系統。當時他半信半疑,因為過去嘗試過幾個工具,不是功能太陽春,就是導入成本過高。 真正接觸後,他才發現這套系統正中痛點:
• 自動對帳:房客繳租金後,系統自動比對金流,提醒誰已繳、誰未繳。
• 一鍵月結單:月底不用再用 Excel 報表,系統自動產出收支明細,寄送給每一位房東。
• 營收現金流:隨時掌握公司營運狀況,收支情況、應收應付都清楚明瞭。
「最有感的是對帳。」許先生舉例,以前追蹤 60 戶的租金至少要兩三天,現在一天不到一小時就能完成,還不怕出錯。

效率帶來的轉變
導入屋我也後的一年,公司戶數突破了 100。更關鍵的是,許先生發現自己終於有時間去做「真正該做的事」:拓展業務、經營房東關係、培訓團隊。 最主要的關鍵點在於:
1. 人力優化:以前需要三個行政人員處理帳務,現在只要一人就能完成。其他兩人轉而專注在客戶服務與市場開發。
2. 決策更快:報表自動生成,每月初就能清楚知道哪些物件表現好、哪些需要調整。過去需要一週才整理出的資訊,現在一鍵下載即得。
3. 房東更信任:房東每月準時收到清楚的收支月結單,專業感大幅提升。許先生說:「有房東甚至介紹朋友委託,因為覺得我們的服務比傳統仲介更透明。」

從 20 戶到 120 戶的跨越
僅僅一年半的時間,管理的房源數突破 120 戶。這不只是數字成長,更是一種信心的提升。 「很多業者卡在 50 到 80 戶的階段,因為管理壓力太大。但有了系統,我們才有可能突破天花板。」許先生說。 他回憶,如果沒有導入屋我也,公司可能還在 60 戶掙扎,而且每天忙到深夜,根本沒有餘力思考長遠發展。
如今,許先生已經不再滿足於「接更多房子」,而是思考如何把公司做成一個專業品牌。他開始規劃跨區經營,進軍桃園市場。 設計了「房東說明會」,把系統月結單作為專業展示,說明代管流程透明。培養團隊成員,把標準作業流程(SOP)落實在屋我也平台上。

「以前我們是被動處理問題,現在能主動規劃未來。」他說。

合約、收租、對帳、發票一站搞定

立即免費試用「屋我也」

快速開通,​免安裝、電腦手機都能用。線上簽/續/解約、租金入帳自動記錄、逾期提醒、發票收據按期開立,房東/房客入口自助查詢

其他推薦文章